一百日,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很快就过去了。
这段时间内,鸠浅算是好生地体会了一番齐一门中学子求学苦读的日子。
不得不说,这种生活,很书生。
伴书醒来,伴书睡去。
每每清晨早读之时,鸠浅总能在学堂中看到有些小孩子在一片读书声中沉沉睡去,先生走到了身前还毫无察觉,直到先生揪住了他们的小耳朵…
每每夜中漫步之际,鸠浅总能在经书楼中看到有少男少女彻夜长读,赶做功课,不眠不休…第二天,继续进行一天的生活,学习…
仿佛是铁打的孩子,不需要休息。
鸠浅像他们这种年纪的时候,除了挨打吃饭就是睡觉了。
相比于他们,鸠浅觉得他还是很快乐的。
毕竟,鸠浅不挨打可能就没饭吃。
随着这种生活的持续渐进,鸠浅是越看到这样的情景,越觉得苦了。
齐一门最先教授孩子们的就是规矩,礼仪。
不是每一个进入齐一门的孩子都能穿上白衣玉袖,也不是每一个读书的孩子都能持之以恒,读得下去。
这种无形的枷锁,一旦被察觉,便最为致命。
仿佛,呼吸就会逾越礼仪的规矩,伸手就会触到道德的房梁,伸腿就会踹破伦理的高墙。
不管做什么,都有一张无形巨网在考量着你的言行,你的心性。
鸠横日落不是这样教鸠浅的,长生林的妖兽们也不会这样对待鸠浅的。
只有人间,是这副模样。
这幅…鸠浅不喜欢的模样。
鸠浅实在无法理解这种事情的必要性,难道礼仪和道德能够让他们过得更好吗?
鸠浅只觉得齐一门一直是在向这些孩子强调要做个君子。
若是君子有准则,那也应该是这些孩子自愿选择成为的吧?
鸠浅不懂,打算再看看。
齐一门中的生活,白天每天上午就是上课,下午就是听齐传生老人说圣人教诲和风雪庵中的人间善佛讲传佛法。
前几天还算有趣,但是日复一日的重复,鸠浅便开始觉得有些无法集中精力了。
这般单调且无聊的日子,鸠浅是不太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小孩子能够坚持下来。
至少,时至中叶,短短四五十天后,鸠浅就明显感到有些厌倦了。~
可能是因为,他们所说所讲的都是鸠浅已经消化过一遍的东西,像那些君子道德啊佛祖教化啊…其实鸠浅在无人的静夜中都曾很认真的思考过。
以至于,一旦大师讲过了词字的意思,鸠浅再听一遍时,就没有了什么收获。
但是,鸠浅举目四望,此地还是有很多小孩子分外努力,用各种法子集中注意力去听去想。
鸠浅见状有些愧疚和自责。
然后,他有些怀疑自己在这方面的悟性。
或许,自己正如那些先生们教训某些可爱的小孩子时所说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污。
因为自己的胸中无沟壑,耳边无清风,眼中无明月,心中更无人间。
所以,这就是我应该有的感受,觉得无趣又疲倦?
其实,我本质上就是一个俗人?
鸠浅慢慢地出现了这种看法,特别是当他看到他很看好的那些孩子被师长一言否定的时候。
虽然,鸠浅也和大多数一样,不喜欢被人随意否定。
但是,鸠浅又无法否认,他的心里还就是在六十天之后就感到了一阵无法抗拒的疲倦。
这种疲倦,比厌倦还更强烈。
这种自知,比无知还要难受。
厌倦是觉得讨厌,而疲倦是因为讨厌然后静下心来接受,最后累。
无知,便无所谓。
自知,便会在意,然后气馁,伤悲。
这种疲倦与自知使鸠浅无法专心的去听高台之上的两位人间正道巨擘讲了什么,甚至,他还因为他们一直说个不停而感到烦闷。
这种感觉代表了什么,鸠浅心知肚明。
这说明,他已经无法融入这种书生风气和佛门僧舍的群体了。
这不只是身体的拒绝,还是心灵的背离。
所以,很可惜,在齐一门上下都觉得这是天赐良机的这些教化的日子里,鸠浅的心灵并没有得到什么洗涤。
他眼里不仅看不到圣人,心中也感受不到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