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在也水陆大会上,便道:道:“你既来此处听讲,只该吃些斋便了,为何与我法师乱讲,扰乱经堂,误我佛事?”
菩萨道:“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太宗正色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经历地府一事,太宗对鬼神一事很是上心,与观音菩萨一番对话后,更是坚定了取经之念,即命众僧:“且收胜会,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经来,再秉丹诚,重修善果。”
当时在寺中问曰:“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
问不了,旁边闪过法师,帝前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唐王大喜,上前将御手扶起道:“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玄奘顿首谢恩。
唐王果是十分贤德,就去那寺里佛前,与玄奘拜了四拜,口称“御弟圣僧”。
玄奘感谢不尽道:“陛下,贫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顾如此?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
随在佛前拈香,以此为誓。唐王甚喜,即命回銮,待选良利日辰,发牒出行,遂此驾回各散。
玄奘亦回洪福寺里,那本寺多僧与几个徒弟,便担心地道:“西天路远,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无回,难保身命。”
玄奘也担心地道:“我已发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难定。”
玄奘也是无法,他虽然是金蝉子转世,但转世了十世,佛性被削弱了许多,反而在南赡部洲转世之时受到主流的儒家思想侵染,已然佛性不纯。
他亦是个明白之人,在唐王选取取经之人,才主动报名,不然自己受了袈裟、九环锡杖,又是整个水陆大会引领之人,到时自己不主动献身,反而会引来唐王不满,不仅自己之前的所做全无功劳,反而有杀身之祸。
因为佛性不纯,因此此次取经他也只当是回报王恩,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
次早,太宗设朝,聚集文武,写了取经文牒,用了通行宝印,送唐僧出行,并言道:“为朕取得真经回转,朕必不亏待御弟。”
自此,唐僧被逼无奈地独自走上了西行之路。
唐僧因为佛性受损,到了此时都没有真正苏醒过来,他亦想到了西行的危难,可是他没有想到此次西行真正危险到了何种地位。
这一行,可谓有天灾人祸,有各大势力的交易和争斗,更有无穷的杀戮。
本来以为只要到了西牛贺洲取得真经就可以了,不想这只是整个西游的一个任务,更主要的任务随着天道转动,让取经诸人不得不勉力而行。
可以说,虽说是西游,可是无谓是三位佛老想佛经东传,还是唐王意图取经,都可以说是高层意图,和取经诸人的关系已然不大,他们只是完成任务的工作人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