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斩凡台(1 / 2)

天雀荡魔志 公子以诺 5447 字 2018-09-03

第四十二章

抱朴山这次试道大会,过‘斩凡台’的奖励,可谓史无前例,别开生面,更是一等一的大手笔。

三本神通秘籍,三种天才地宝,三件道家神兵。

这在抱朴山开山数千年历史上,当属首次。

这三类放在任何一个中小宗门,都必将成为镇门之物的神通、法宝、益木,又将花落谁家呢?

女子剑仙一锤定音。

抱朴山三脉,不老洞、通天塔、迷树花镜,各自挑选三人,按照过斩凡台的名次决定挑选的先后顺序。

无人附议。

……

试道广场。

近两千过斩凡台的修士汇聚一团。

许小仙也是这其中一员。

赤霞仙子左手托着碧莲台,右手掐诀复掐诀。

碧莲台飞至空中,一道道绿光闪过,两千修士逐渐消失在试道广场上,悉数被不足酒碗大小的莲台,吸了进去。

女子剑仙再次掐诀,小小碧莲台飞回她的掌心。

先前还人声鼎沸的试道广场,刹那间门可罗雀,仅剩下四人。

升斗小民瞧见了,兴许会觉得匪夷所思。

留在试道广场上的四人,却没人会觉得奇怪。

碧莲台是一尊佛器,属于须弥芥子那一类,和道家大真人的无上神通袖里乾坤,相同,又不同。

须弥芥子一词,出自于佛家《维摩经》,经书上说: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

原本意思是说:一个诺大的须弥山,塞进一粒小小的菜籽之中刚刚合适。

佛门用来形容佛陀,佛法无边,神通广大。更是向世人阐述佛陀的那一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并非是无的放矢。

世俗凡尘里的学士,也借着佛陀这一记佛法神通的释意,用来形容诗文波诡云谲,才思出众有气势,更衬托出诗词中,气吞山河万里如虎的那一种意境。

在南瞻部洲就传闻,远在西牛贺洲圆灯寺的一位主持,用一枚念头化作一名世俗说书人,将‘须弥芥子’平民化了,通过世俗方式,一口接一口,击鼓传花,在南瞻大地广为流传,意在让释门禅意,广为传颂,普度众生。

传闻。

有一个才高八斗,殿试金榜题名的读书人衣锦还乡,看到有个颇具规模的寺庙,立即前往烧香还愿,正好看到有个老和尚在向信士讲‘须弥芥子’。

衣锦还乡的读书人一时兴起,竟试图用满腹经纶反驳一下讲经的老和尚,就问他:

“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我看未免太玄妙离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实在是太不懂常识了,是在骗人吧?”

老和尚听了读书人的话后,轻轻一笑,也不正面回答,转而问:“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是否真有这么回事呢?”

“当然了!当然了!我何止读书破万卷啊?”说到读书,满腹经纶的读书人服过谁?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是儒家圣人说的,自不是黄口小儿的信口胡掐。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孔孟之道现在都保存在哪里呢?”老和尚借坡下驴,顺着话题问读书人。

读书人自傲的抬手指着脑袋道:“当然都保存在这里了。”

老和尚乐了,笑道:“奇了怪了,我看你的头颅也没有酒桶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呢?莫非你也在骗人吧?”

读书人听了之后,立即恍然大悟,心中像敞开了一扇门,豁然开朗。

抱朴山数千年底蕴,说得上能与佛门‘须弥芥子’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神通,也仅仅只有一门。

被埋藏在十里桃园深处。

桃园子的‘广袖流云’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