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论文发表(中)(2 / 2)

陈副市长是这次视察的为首领导,高兴地点点头:“不错啊!老唐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说明你这位校长扶持得好,研究所上上下下风气好,这才能培育出这样的成果。就是不知这篇论文够不够获得诺贝尔奖啊?”

这句玩笑一开,大家都哈哈笑了起来,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按照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评奖标准,并不仅仅是一篇论文就能决定的,而是要配合以真正的实验成果,并经历多年的反复实验和论证才行。

从理论发现直至实验成果最终论证,往往要经历二十几年的漫长过程,显然就凭这么一篇论文,是根本不足以获得诺贝尔奖的。

譬如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她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完成研究的,可直至2015年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可见其过程之漫长。

这时跟随的记者们终于搞清楚了状况,纷纷围上来对着唐国轩拍照,校媒体的潘莹莹也挤了上来,伸出话筒对准了他,笑盈盈地道:“唐教授,我是滨城大学校媒体的记者潘莹莹,请问您现在的心情怎样?能不能跟我们说说您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毕竟我们这些小白根本看不懂您的论文呦!”

唐国轩缓了缓,摇摇头道:“不要采访我,我不是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第一作者是我的学生,他叫李骁!”

“哎?”潘莹莹愣住了。

所有记者愣住了,市里的领导们愣住了,就连校长李福生也愣住了!

虽然他们之前有看过论文,不过英文的论文并不是谁都能看懂,而能看懂的科技局王局长见一作年龄很小,照片上的相貌也是位年轻人,还以为这是排错了,或者是唐国轩指点对方发表的,主要功劳自然还是唐国轩,所以也就没点明。

还是陈副市长最先反应过来,笑呵呵地道:“这位李骁同学在不在?我现在对他很好奇啊!能不能把他请来,我想听听他是怎么写出这篇论文的?”

唐国轩赶紧取出手机,给李骁打了过去,一群人就那么关注地看着他,气氛一片安静。

打了好半天,电话才接通,背景很嘈杂,似乎有着打桩声:“轰隆!轰隆!喂?唐老师,您有事找我?”

“李骁,你在哪里?你的那篇论文发表了,现在市里领导和媒体都在,你能不能过来一趟?他们想见见你。”唐国轩大声道。

李骁一只手靠住小车,车里是满满的砖头,另一只手握住手机,周围是轰隆轰隆的打桩声和喧闹的工地声,他好不容易才听清了唐国轩说的是什么,可现在极限任务已经开始了,哪能离开啊!

要是任务失败,惩罚可是失明一个月,这代价他可不敢承受!

他犹豫了一下,为难地道:“老师,我现在不方便啊!你能不能跟他们说一下,采访什么的改日好吗?我真是走不开啊!”

唐国轩愣了,自己这学生谱也太大了,居然拒绝了市里领导们的接见。

陈副市长笑道:“怎么?他是不是在外边不方便过来啊?没关系,我们可以等一等。”

唐国轩对着手机道:“喂!你现在在哪里?能不能尽快赶过来啊?”

李骁望了望周围的环境,心想只能实话实说了,苦笑道:“我在工地啊!赶不过去。”

“什么?你在工地干什么?”唐国轩惊了。

“老师,我……我在搬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