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在殿中与众歌姬载歌载舞,欢饮达旦,大醉。昼,歌姬九人衣衫不整,掩面而去。”
怎么个衣衫不整啊,最讨厌古人的文风,叙事寥寥几笔,不懂得填充细节。这昏君,年纪轻轻开银趴张元清一边啧啧,一边阅读。
“帝与众姬泛舟游湖,勒令歌姬除去衣物表演,勒令宫人除去衣物端茶风水,帝兴之所至,便捉裸女亵玩,日落而回,舟上宫女悉数临幸。”
悉数临幸赵舜腰子不错啊,莫非也是夜游神?张元清感慨着翻过一页
“帝欲临幸皇后,路遇柔妃,柔妃曰陛下日理万机,可还记得杏花殿的门开在何处?帝拒,柔妃唉泣陛下可记那年杏花微雨,您说后宫三千人,三千宠爱集于妾身。
“帝愧,遂携柔妃见皇后,欲大被同眠。皇后大怒,斥其昏聩。帝高呼汝虽母仪天下,荣辱却在于朕,焉知朕不敢废后?”
这就过分了,让皇后和妃子大被同眠?正妻和妾室能一样吗,古代人这方面的意识不应该挺强的吗张元清对赵舜的荒唐又有了新的认识。
“帝游园,至西苑,忽闻琴声,循声而去,遇一妇人于亭中抚琴,曰面若桃李,娉婷多姿,此等美人荒于宫中,暴殄天物,可惜可叹。
“妇人曰妾乃先帝妃嫔,自先帝驾崩,便居于西苑,清苦度日,萧索红颜。
“帝曰肉可销魂骨可怜,人生只恐不当前,得此比目和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
“拥妇人而去,是夜,居于西苑。”
连老爸的女人都不放过张元清发现自己还是低估赵舜了,转念一想,皇帝死后,宫中妃嫔好像只有寥寥几个选择
一是殉葬,二是守灵,三是强迫出家为尼,四是打入冷宫,五是被新君看上,重新纳入后宫。
张元清刷刷往下翻,自遇到先帝宠妃后,赵舜仿佛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连着两个月都在西苑流连。
总结起来就是这西苑十一位夫人,二十位美人,三十六位宫女,都被他临幸了一個遍。
先帝的宠妃变成了他的形状,伺候先帝宠妃的娇美宫女,也变成了他的形状。
“哗哗哗”
纸页快速翻动,起居录越来越薄,张元清也看的越来越认真,赵舜是三日前中的毒,但不代表间谍是在当天接触他的。
如果是慢性毒药的话,可能在几天前就开始影响这具身体了。
所以,赵舜最近半个月里接触过的妃嫔,都是张元清重点考察对象。
间谍毒杀皇帝的原因很简单,两国交战之际,如果皇帝突然驾崩,必然造成南朝政局动荡,尤其是这位昏君虽然荒淫,却膝下无子。
一旦南朝因为争夺皇位闹起来,中枢很可能会调回前线的军队争夺皇权。总之,只要打乱南朝目前还算稳定的政权,就一定会影响到军队。
届时,北朝南征事半功倍。
所以,间谍要么是近期潜入宫中,要么是早就混进皇宫,但一直按兵不动,直到战事开启,才接近皇帝。
他孜孜不倦的从头翻看,也不是恶趣味,而是希望从起居录里,尽可能多的了解后宫妃嫔的数量、性格、风格、家世等。
像皇后、柔妃这种后宫老人,多半不会是间谍。因为宫女的审查制度和妃嫔的审查制度是不一样的。
想当皇帝的妃子,祖宗十八代都要摸得一清二楚,但宫女的审查力度并没有那么高。
因此,间谍大概率会以宫女的身份进入皇宫,然后再凭借美色引诱皇帝,伺机下毒,反正赵舜是个老色批,年轻貌美的他不放过,年长貌美的他也不放过。
不像张元清,只喜欢年长貌美的。
言归正传,只要间谍拥有不俗的美色,就不愁无法接近皇帝。
半个小时后,张元清终于翻完起居录,随后让人取来后宫名册,看完妃嫔们的身世后,锁定了五个目标。
目标一婉美人!
起居录记载帝夜游御花园,观花赏月,忽见花丛中传来莺歌,拨开一看,只见丛中坐一少女,眉新画月,髻乍拖云,引颈轻歌,惊为殊色,遂以花茵为褥,罗带轻分,颠鸾倒凤,落红如花艳,回殿时龙袍上血痕犹湿,次日,封其为婉美人。
张元清把她锁为嫌疑人的理由是大半夜的在御花园鬼叫,明显是知道赵舜有夜游的习惯,守株待兔的勾引。
平时无所谓,但在如此敏感的时间节点勾引皇帝,嫌疑很大。
目标二楚美人。
起居录记载帝携众妃游三神山,驰骋游猎,忽见一猎户女子闯入,不挽丝缰,策马如风,帝心甚悦,命左右拿下,见是年约十三的幼女,大喜,封为楚美人,收入后宫。
目标三德妃。
德妃其实是宫中老人,父亲官至户部尚书,几年前被皇帝满门抄斩,从此性情大变,结满哀怨,不过,因其过于美貌,赵舜仍会时时临幸。
德妃是有谋害皇帝动机的,毕竟是灭门之仇。
目标四雅夫人。
雅夫人是赵舜巡游时抢回来的妃子,是个年长的美貌女性,原本有家室,委身赵舜后,其夫不服,写血书上呈府尹,状告当朝天子强掳民女,被杖责八十,活活打死。
雅夫人也有成为间谍,谋害皇帝的动机。退一步说,假设当初强抢民女的戏码就是北朝设的局呢?
以被虏之身进入皇宫,能一定程度上打消南朝的疑虑和戒备,毕竟是皇帝抢来的,不是主动进宫的。
目标五王歌姬!
之所以怀疑王歌姬,是因为赵舜出事前的几天里,都和此女接触过,不管是慢性毒药还是猛毒,她都有嫌疑。
“24小时有点赶,光靠我一个人,想揪出间谍难度有点大。”张元清心里一动,让宫女喊来殿外的侍卫,沉声道
“朕前几日被奸人下毒,你们皇城司可有抓到罪人?”
副本给的信息太少,时间太紧,想靠自己根本不可能,但可以依赖副本里的nc。
侍卫嗫嚅道“陛下,此事由郑统领和李常侍负责,臣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