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希望小学是一个凄苦爱情故事的延续。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阳大鹏南下打工,与玉阳县一位老乡相识相爱。女朋友曾是该玉阳县一个叫大坪村的一位小学教师,她对阳大鹏说,好想挣钱后在家乡办一所希望小学。不幸的是,女朋友不久死于一场车祸。阳大鹏悲痛之余,牢记住了女朋友未了之心愿。
原来的大坪小学是几间摇摇欲坠的危房。1997年,村里决定将学校推了重建,苦于无资金,便在全村集资:每个劳动力出250元。这令许多贫困山民叫苦不迭。阳大鹏得知此事,专程回到家乡将打工7年的所得7.8万元全部捐献出来,建了这所“大鹏希望小学”,他还做了名誉校长。这在玉阳县还有历史记载,教育局编写的一本书中,声称该校是“全国由农民个人捐资兴建的第一所希望小学”。然而,这所小学仅用两年就废弃了,原因是“生源减少,优化配置”。该村的20多个学生都到两公里之外的另一小学读书去了。
学校的废弃,没有任何人对阳大鹏作过一句解释。调查组问团县委,工作人员说不知此事。
站在荒芜的学校前,曾家辉的心情还是很沉重的,他能理解捐资人的感受。
从大鹏希望小学出来,曾家辉又带着一行人去了附近的猫儿冲村希望小学。这一所希望小学建设的年限更久一些,不过目前这所希望小学是用来种庄稼、养猪的。“猫儿冲村希望小学”是玉阳县第一所希望小学,但也仅用了五年时间就被废弃了,新世纪更替的那一年,被当地村民以1万元买下。现在呈现给调查组的是占地3亩的学校操场被用来种玉米、土豆,学校厨房则用来养猪、养鸡,教室、教工宿舍用来住家和堆放杂物。学校里的一石碑上还刻有“捐资助学功德无量”的字样。
当地村支书说,“这原来是一所完全小学,原有周围7个村300多名小学生在此读书,到2000年只有70余名学生,于是撤并到附近的民族小学去了。”
“你们心痛么?”
曾家辉问道。
村支书难过的道:“当然。但我们同时也理解,一所完全小学只有几十个学生,要让上面按照完全小学的规模配备师资、设备进行教学,也会是另一种资源浪费。”
一个村支书能理解到这个层面,曾家辉不管信不信,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村支书一定受到过教育部门撤并后的思想政治教育。
“附近村子也有类似情况么?”
“有的。”
在村支书的介绍中,附近一个叫山坳村的希望小学也遭遇同样的命运。都是因为生源减少,由原来的两三百名学生,减少到后来的三十人左右,不得已只能撤并。
这种撤并,不知是因为计划生育影响,还是什么其他原因,反正学生减少了,只能撤并。曾家辉不好说这事儿,但也有疑问,“生源减少、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就成为希望小学撤并的理由么?一个爱心人士捐建的希望小学仅用三五年就弃之不用,这种情况正常么,又能让爱心人士想得通么?”
对这个问题,陪同的玉阳县教育局负责人现场作了解释,“近年来,随着村民生育观念的改变,农村人口出生率大幅回落,加上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造成农村适龄少年儿童总数逐年下降;近年来农村行政区划重新调整,合乡并村,有的三五个乡镇、村合并成一个乡镇、村,学校也随之作了相应的调整;百姓渴求优质教育资源,玉阳县山大人稀,过去的小学点多面广,规模小、条件差、师资弱,严重制约山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势成必然。”
他倒是说得有理有据,曾家辉自不会去反驳,他只是拿出玉阳县教育局提供的一份资料翻看了一下,这个县九十年代末“普九”达标时有初中生、小学生5万人,几年时间过去了,学生已经减少到3万人。当年玉阳县有513所小学,现在调整到99所。原有希望小学76所,现撤并至18所。
“这算是教育布局问题吧?”
曾家辉看后严肃的说道。
教育局长点头,道:“确实如此,我们县在上世纪末完成轰轰烈烈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标后,就发现教育布局出现了问题,在接下来进行的教育资源大规模整合中开始集中办学。普九时期是全民办教育,村村办小学,甚至一个村办两三所小学,当时的出发点是保证适龄孩子人人有书读、个个有学上,但是普遍存在教学质量低劣的问题,甚至一个小学只有七八个学生,还是复式班,必然要进行调整。现在我们县通过优化教育资源,从撒胡椒面到攥紧拳头形成合力,创办山区寄宿制学校,保证培养山区建设的优秀人才………。”
“我明白这人道理,你不用跟我背什么报告上的内容。”
曾家辉是真明白这里面的道理,发现问题即时整改是对的,这也是改革的必然趋势。但对于这些希望小学或者是公立小学的废弃,他在情感上还是有点难过,认真的道:“农民建一个土墙房子都要住三四十年,何况投资颇大的希望小学,怎么说撤就撤?人口的变化不是不可预测的,事实上,你只要数一数村里现有多少小孩,就会知道十年之内有多少孩子需要上小学。教育是百年大计,盲目建校和撤校,朝令夕改,说明有关部门战略决策的随意性,这是对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
“曾书记说的是,可当时……”
“当时你还不是教育局长吧。”曾家辉打断了教育局长的话,“我不是批评你,我只是对教育事业过去出现问题找一下原因,对今后发展提一点建设性的意见,并非针对某个人,更不是针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