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评审团的席位上,十几个评审团的专家凑在一起小声的议论纷纷,他们全都是故宫博物院里的老古董,同样也是京师古玩圈里的佼佼者,和秦老很熟悉,所以对于王木生的事情,自然也有很大的了解。
来的时候他们就很想见识见识王木生的眼力,现在亲眼所见之后,果然如同秦老所言一般,完全被震撼了。
关于所有参赛的物件,他们全都有清清楚楚的了解,而且在他们面前,还有一个电脑显示屏,上面会实时的更新每一组鉴定物品的信息,极为详尽,一切正如王木生所言,完全没有丝毫的出入。
三件物品正是景德镇元青花,乾隆慈母大瓶以及张大千卷画作品荷花。
“小伙子,能不能把这三件物品的情况,再说的更加详尽一点?毕竟按照咱们鉴宝师总决赛的规矩,除了要鉴定出物件的品名之外,还要有关于物件更加详尽的资料才行。”
十几名专家评审团的成员,在激动之余略显迫切的追问道。
同步鉴宝目前为止,已经证实的除了王木生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人,当然杜老头按照秦老的说法应该是也可以做到的。
他们很想知道,可以做到同步鉴宝的王木生,是否能够对这样三件物品做出更加详尽的解说。
毕竟有不少的鉴宝师,虽然可以辨别出物件的来历真伪,也知道关于物件的一定信息,但是很多都不会了解的极为详尽,他们对王木生这个年轻人充满了期望,自然希望,可以同步鉴宝的王木生,不单单是了解,更是有着深入透彻的研究,在同步鉴定出物件的真实情况之后,也能直接给出关于物件全部的详细信息。
“好的。”王木生笑微微的点了点头,在一行专家评审团成员,以及在场众人瞩目的目光下,一字一字缓缓的道,“景德镇别名瓷都,位于西江省东北部,黄山,怀玉山脉与幡阳湖平原的过渡地带,景德镇土质特别,拥有一种其它地方所不具备的特殊成分,所以先人们在洗手了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优点之后,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青白瓷,这就是景德镇的瓷器。”
“景德镇元青花是指,在这种青白瓷的瓷器胚胎上,用估料着色,然后在施以透明釉,以一千三百度的高温,一次性烧制而成的釉下彩瓷器。”
“元青花除了景德镇元青花之外,还有普通的元青花,这种普通元青花和景德镇元青花最大的去背便是胚胎的釉色,所有元青花中,只有景德镇元青花的胚胎全部为青白色,而且图案也全部为青色图案。”
“清乾隆帝时期,对于瓷器的热爱到了一种近乎偏执的狂热,乾隆帝尤其喜欢大块头的瓷器,尤其是大块头的瓷瓶,所以那个时期的官窑,特别是皇家的御用官窑,专门指定了一些为乾隆帝烧制大瓶瓷器,这些瓷器因为全都是瓶子的形状,块头又特别的大,于是便被称之为乾隆慈母大瓶。”
“乾隆慈母大瓶,极具乾隆帝时期的特点,因为这个时间烧制的慈母大瓶,都按照乾隆帝的吩咐,一改传统的制作工艺,抛弃传统以釉色精美为烧制理念的传统烧制方法,而采用半釉色烧制,而且这种半釉色涂抹的厚度还薄厚不均,在整个瓶身上涂抹的部位也是乱七八糟,这便是乾隆帝时期慈母大瓶的特点,带着一种凌乱的美感。”
“不过这种着釉色的工艺并不仅仅只是看上去的那般随意而已,事实上不仅不随意,而且还极为严格,近乎苛刻,除了手法的特殊之外,釉色的着色层数亦是要求严格,有些地方的着色,要求高达数十遍,而有些地方只能一遍带过,所以这种看似凌乱随意的着色,其实比起均匀着色的难度来一点也不差,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大千的作品荷花,画中主要展示的是两柄如伞之荷,通天彻地,荷梗刚劲又婀娜,姿态优美无比,充满神韵。”
“荷干均是两笔完成,一笔从上至下,另一笔从下至上,两笔接合自然,核心看上去宛如耸立与水中央一般,三小荷姿丰态动,笔墨各异,富有变化,水纹寥寥,水草疏密,行笔疾劲,最妙的是水纹中那一笔淡墨,似小草,更似水中之影。”
“总之,整幅荷花,无论是在用笔、还是用墨、用色、用水、以及布局诸方面,都是极佳,堪称神逸之作。”
王木生一句接着一句的道,直到将三件物品做完极尽详细的解说之后,这才停了下来。
众人之中,专家评审团席位上的十几个老者,和杜老头非常清楚,王木生详尽的解说,一字不差。其他人虽然不清楚,但是从这些评审团的专家和杜老头的反应上来看,已经足够做出判断。
毫无疑问,王木生所言必然完全正确,不然这么十几位专家评审团的成员,以及和王木生处于对立局面的杜老头,绝对不会是这样一种反应。更何况,王木生在鉴宝上的眼力,那是连秦老都要自愧不如的,除非是太过举世罕见的物件,否则即便是在同步鉴宝的情况下,基本上也不大可能会出现判断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