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神容易送神难,陶谦现在就有这样的想法,
徐州殷富,户口百万,马步三军近十万之众,而陶谦能够坐稳州牧的位置,足见他并不是一个碌碌无为之辈,不仅如此,陶谦还很有识人之明,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难成大器,与其让他们子承父业,以致在乱世中艰难求存,倒不如将徐州拱手让与贤良之人,或许反而可以让子孙后代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两年前,随着陶谦年事渐高,身体又一向不太好,便起了挑选接班人的想法,正是在这时候,刘备到了徐州,并自然地成了陶谦心目中最理想的人选,孔融介绍过,刘备是汉室宗亲,素有贤德,而且还沒有什么根基,如果自己将徐州牧的位置让与他,他一定会对自己感恩戴德,也就会更加用心地照顾自己的后人,这便是陶谦相中刘备的原因,虽然刘备婉言谢绝了陶谦的好意,但陶谦还是将他留了下來,暂时安置在了小沛,便是考虑等将來有了机会,再次将这州牧之位让与他,
有了这层想法,所以陶谦想要送走的那尊“大神”自然不是刘备了,而是张辽和他的五千兵马,
当初,张辽可以说是不请自來,但是因为陶谦害怕遭到孙坚的报复,而主动请求张辽留下來,这一留就是两年,两年中,张辽不仅与徐州文武官吏交往甚密,还和糜竺结下亲事,这些情况当然瞒不过陶谦的耳目,也渐渐引起了陶谦的注意,不过,毕竟张辽的手下只有五千人马,陶谦还不是十分担心,但是现在不同了,虽然知道高顺此次前來只是为了和张辽轮换,可兵力却一下子增加到了一万五千人,而且还有五千骑兵,这就让陶谦有些如坐针毡了,
其实,陶谦也清楚,如果将徐州交给刘欣,对全州的百姓來说,不失为一件好事,但是刘欣刚刚消灭了董卓,实力空前强大,有如曰中天,就算自己将徐州交给他,恐怕他也不会对陶家另眼相看,而且,刘欣手下人才济济,自己手下的这些文武官吏难以受到刘欣的重用,即使自己愿意投靠刘欣,臧霸、孙观、笮融这些人也不会答应,
屋漏偏逢连夜雨,荆州军这尊“大神”还沒有送走,冀州的袁绍又派人带來了密信,袁绍在密信中说得很直接,他已经拥立刘表为帝,要求陶谦旗帜鲜明地站在他这一边,
经过几年的混战,诸侯之间相互火并,如今势力最强大的便是刘欣、袁绍、曹艹这三家了,坐拥一州之地的陶谦现在也可以排上第四的位置,因此他选择站到哪一边也就显得比较重要了,但是这个决心,他却轻易下不了,
刘欣这一方不要说了,张辽还沒有走,高顺又來了,整整两万人马正驻扎在徐州城外,更要命的是,徐州当地的老百姓似乎对这些荆州军还很欢迎,
曹艹占着青、兖二州,与徐州直接接壤,也不是陶谦开罪得起的,更何况,曹艹拥立的是刘宏之子刘协,在那个看重正统的年代,曹艹一方显然在道义上更占据主动一些,
尽管如此,对于陶谦來说,袁绍的密信绝对不能等闲视之,天无二曰、国无二君的道理谁都懂,怎么可能同时有两个汉帝存在呢,陶谦敢肯定,袁、曹二人迟早要有一场大战,正因为如此,袁绍才格外看重徐州的选边站队,如果陶谦站在袁绍这一边,将对曹艹形成前后夹击之势,令其腹背受敌,但是陶谦要是真的站在袁绍一边的话,曹艹很可能选择先对徐州下手,解除这个后患,再集中全力对付袁绍,
陶谦也清楚,自己最好的选择就是保持中立,可是,袁绍在密信中的语气十分强硬,根本不给他以回旋的余地,如果他不拥立刘表的话,就将他当成朝廷的叛逆來对待,
捏着这封密信,陶谦又犹豫起來,他突然就想弄清楚刘欣的态度,毕竟刘欣消灭了董卓以后,实力大增,应当在曹艹、袁绍之上,所以,刘欣站在哪一边就非常重要,将直接决定着天下大势的走向,
有一点陶谦是清楚的,刘欣早就公开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不承认刘协皇帝的身份,再加上前段时间曹艹还曾经偷袭过襄阳,也就是说,刘欣与曹艹联合的可能姓很小,反倒有可能与袁绍合作,但是,这世界上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有时候最不可能的往往还就发生了,陶谦不敢单靠自己的判断就草草作出决策,他需要更加确切的消息,于是,糜竺又一次匆匆离开州牧府,赶往城外的荆州军大营,
秋风凛凛,荆州军大营外的一片空地上,两万将士整整齐齐地排列着,除了旌旗烈烈作响和战马偶尔发出的一两声嘶鸣外,整个队伍鸦雀无声,不远处,刚刚忙完秋收,空闲下來的当地百姓三五成群地聚拢在一起,好奇地看着这支來自远方的军队,不时指指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