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必死 下(2 / 2)

一品富贵 午后方晴 6995 字 2019-09-04

之所以看中,乃是杨业的识大体。

北汉迫于宋朝之逼,以三四万之户百姓养着几万大军,再加上契丹不顾北汉成了契丹忠实的看门狗身份。还时不时来打秋风,这使杨业十分气愤与痛恨,因此苦劝刘继元为一方百姓,主动投降宋朝。

同时也看中他的忠心,杨业对契丹反感,但对宋朝不反感,然而宋军入城。因未得刘继元手令,他仍在孤军奋战,不怕牺牲,这一条几人能做到?

所以必死的不必死,不必死的必死。

宋九却好奇地看着杨业。

他是参知政事,没权过问枢密院事务。因此对前线诸将不大了解。直到来到太原,才知道真有一个人叫呼延赞,但不是北汉将领,而是宋朝将领,曾随王全斌入蜀立下战功,提为副指挥使,这次作为指挥使来到太原城下。因为奋勇登上城头得到赵匡义嘉奖召见,宋九才知道此人。不然这一次十几万大军,几百名指挥使,宋九都不知道。

还有一个人,王贵,他的地位更高一点,是做为刺史身份曾duli攻打沁州。并且这两人原籍皆是太原人。

杨家将啊,不能再让杨业死在狼牙谷了。不然后世编书时,不仅潘美悲催,可能自己同样会悲催。

于是诸事安定后,喊来一名北汉降兵说道:“带我去杨业府上。”

小兵卒还不知道杨业改名了,又是害怕,颤抖着声音问:“宋相公,那个人是杨业。”

“刘继业。”

“刘将军。我知道。”

小兵将宋九带到杨业府上。

严格说杨业也能算是北汉的王爷,并且是重将,不过因为北汉经济困难,府邸并不奢侈。只是简单的几个院落。

论地位,两人是天壤之别,宋九乃是朝廷的副相,杨业仅是一个降将,就是他那个什么大将军在宋朝眼中同样什么也不是。然而杨业虽迎了出来,并没有诚惶诚恐。

宋九叹息一声。

做人是要有傲骨的,没有骨气还能成为名将吗?

但可能这个骨气后来导致他与潘美之间发生矛盾,那么结果只有一条,必死。

宋九坐下,杨业神情平淡,略带着一种惋伤,倒是他夫人有些戚戚。不是折氏没骨气,而是怕宋九上门找麻烦,当年她可是用剑直接往宋九脖子上架过的。

宋九道:“折娘子,你勿用担心,你们折家对朝廷忠心耿耿,两国交战,各为其主,过往了就过往了。”

之所以找上门,不是报复,一是好奇,二是想拉一下关系,省得狼牙谷事件重新上演。

“宋公有大量……”

“不知宋公上门有何指教?”

“我闻听你有数子,皆能征善战……”

“我是有七子。”

“真七子啊……”宋九心中嘀咕道。

杨业继续说道:“不过其他诸子还小,只有长子与二子稍稍能上战场。”

“能否让我见上一见。”

杨业莫明其妙,不过还是将他几个儿子喊来,一一介绍,长子杨延朗(因避讳后来改名延玉),次子杨延昭,延浦,延训,延瑰,延贵,延彬。杨延昭才二十一岁,其余的十几岁,几岁,因此杨业听宋九说个个能征善战,很是不解。

宋九同样莫明其妙,杨延昭是老二,为何后来成了杨六郎。

难怪前世说杨家将乱演又"luanlun",明明穆桂英是杨文广的夫人,却成了杨文广的老妈。

但这时候宋九误会了,杨六郎确实排行老六,之所以这么排,他还有几个堂哥,也就是他大伯杨重勋的孩子。

宋九忽然灵机一动,问:“他们谁能单独领兵作战?”

杨业犹豫一下说道:“长子延朗能勉强之。”

“他呢?”宋九指着杨延昭问。

“延昭做一裨将可以,单独领兵恐不能。”

“这样啊……”

“不知宋公何此一问?”

“让我想一想,”宋九道。他刚才产生一个想法,北汉拿下了,即将到来的是宋辽大会战,有那个妖人耶律休哥存在,以自己这半坛醋大约是想不出破解办法了。

但战术不行,战略上可以,毕竟自己还有那么一点儿金手指。西夏对宋朝造成了多大牵制作用?因此他将眼光继续放在辽东,关注着乌舍国。虽然一批武器开始向乌舍国发运,然而宋九还是认为力度不够,无他故,燕颇等人军事能力不行。

然而从国内选派将领,有能力的不会过去,愿意过去的没能力,又对契丹人陌生。因此他想到了杨家将。真正的杨家名将杨业,杨六郎,但现在杨业说杨六郎青涩,只有杨延朗行,可宋九根本不知道这个杨延朗在历史上做过什么。

而且那个杨家将也让宋九担心,若是因为自己,让杨延朗死了,那可是大大的不妙。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