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进城(2 / 2)

国民政府当局自然是无法解决物资匮乏的问题,故一再加印法币,以弥补巨额财政赤字。抗战以前,国民政府每年的财政赤字只占总开支的10%—20%,最高不过30%—40%,而抗战后的1937—1940年,财政赤字平均占支出的70%左右,1941年—1945年,这个数字更提高至78%。

战时财政支出主要为军费开销,以1941年为例,政府支出100.03亿,其中军费占到73%。当年收入仅13.1亿,赤字86.92亿。后几年军费所占比重基本与此持平,至1945年增至87.3%。财政赤字、军费开支和增发法币三者在数量上大体是相等的。

军费固然关乎抗战前途,但并非不能削减,消减的关键在于清查空额。美国经济学家杨格在战前就注意到国军“吃空额”的问题,军官“按照他手下部队的人数一次领到一笔整钱,但是他并不向每个士兵挨个发放。这种发放方法,养成带兵官长们惯常吃空额,把根本不存在和已经离开或死亡的士兵薪饷装入腰包,以致最高当局弄不清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有多少军队可以使用。”

1942年10月,杨格建议国民政府削减军队,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开支,还可使政府足以给余下的部队较好的给养;同时就会有更多的人从事工农业生产。”

之后, 孔祥熙也为紧缩军费开支而向蒋建议:“现有部队之实际人数,似应加以清查,切实调整。于必要时,得将各军事机关酌予裁并。”

国军中领军饷的士兵人数与实际人数相差极大,陈诚晚年回忆,他在抗战后期任军政部长时,“国军预算员额为五百万员名,而实际上吃军粮者达七百二十万人。据当局推断,如经核实整编,能有三百万可战部队就很不错。以此而论,半数以上的军费开支都是不实不尽的。”

除了核实士兵人数,孔祥熙还希望严格各项军事支出。他在1939年给蒋介石的密报中说,“在预算所列及核定战务费数目之外,军政部往往以临时支出为理由,商请财务部另行筹拨”;有时“各省往往以军事开支过巨,收不敷支,请求财政部增加补助。无厌之求既难悉应,而国防工事及其他军事设施,地方是否切实办理,及有无虚糜,或藉口索款之处,财政部无从查核。”

孔氏的话中可知,战事紧张常成为地方军事长官向中央索款,而中饱私囊的借口。

紧缩军费不但不会削弱国军,反而能抑制军中腐败,提升战斗力,并减少财政赤字和法币发行量,可谓一举两得。然而因为阻力过大,蒋始终无法将上述建议付诸实施。其后果则是,抗战期间通货膨胀愈演愈烈,终至不可收拾。

不过现在毕竟是抗战刚开始的头两年,物价还没有膨胀到几年后那种恐怖的水平,再加上土匪们可不认那些随时可能变成废纸的纸币,交易的时候都要白花花的大洋。

这200大洋换成人民币那可是价值20万,总的来说这个收益还是不错的!当然了,周卫国更清楚,他们的煤和铁矿石远远不止这点钱,当小鬼子将煤运回日本或者是就地售卖的话,所得到的利润至少也有一两倍,甚至于更多,他们拿到的不过是一些辛苦钱而已。

从那个面色高傲的胖子手里领到钱之后,周卫国没有在在这里久待,当即带着兄弟们赶往几公里外的迁安城!

土匪进城在这里并不算是什么新鲜事儿,当这些土匪拿到卖煤的钱之后,往往就要进城大肆的消费一番,一来是要补充一些山寨里的消耗,比如说粮食了食盐了等等,这些东西他们可自己生产不了,需要拿钱从本地商户手里购买。

另外土匪本身就是那种有钱了就及时行乐的主,领到钱之后那肯定要进城里找乐子,比如说青楼妓院,再比如说赌场勾栏,这些都是土匪们平日里最喜欢到的地方。

但是对于他们这帮子土匪,日伪军还是比较在意的,进城可以,但不许带枪!

而且在进城的时候,城门口的那个鬼子小队长还特意的警告了周卫国等人一番,要他们在城里老实点儿,不要想着闹事儿,不然他就会带人砍下他们的狗头,说的好像是真的一样!

周卫国当然不会在意这些了,一个垃圾小队长而已,周卫国要是愿意的话,只需要一把三八大盖就能将他的这个小队给轻松灭掉,嘚瑟个什么劲儿?

好在周卫国也没有和他们计较,他此次进城除了要购买一些必需的生活品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好好了解一下城里的情况,看看城里的日伪军防备是否松懈,如果他们直接出兵攻城的话有几分胜算!

所以进城之后,周卫国当即将手下的兄弟们都散了出去,该买东西的买东西,该侦查情况的侦查情况,而周卫国自己则是带着大龙在城区晃悠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