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周卫国也没有办法,只能认了,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最让周卫国无奈的是,现在部队着装乱七八糟的,有穿着灰色军装的老兵,也有穿着中央军制式军装的,而陕军穿的则是西北军的老式军装,五花八门的,一看就是一支杂牌军。
后来周卫国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让人进城找到了城里最大的加工成衣的掌柜的,想问问他赶制一万四千套军装需要多长时间,有需要多少钱。
然而老掌柜给出的答案却让周卫国很无语,按照老掌柜的说,一万四千套军装以他们作坊的生产能力,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做完,价格是五块钱一套。
价格倒是不贵,周卫国完全能够接受,但唯独这个时间上却不行,三个月的时间他们早就离开徐州了。
思来想去周卫国决定让老掌柜的对战士们身上现在穿的衣服进行一下修改,破了的补好,没破的则是清洗干净,而后连同部队携带的部分日军军装一同送去染色。
没错,就是进行染色!
现在主要是部队的衣服颜色和样式都不统一,但是说实话,不管是八路军的灰色军装还是国民党部队的黄绿色军装周卫国都不喜欢,他更喜欢后世的迷彩服。
既然现在军装没办法统一,那就想办法将其统一了,所以周卫国决定将所有的军装都按照迷彩服的染色要求进行重新染色。
在黄绿色染料的混染之下,不管原来的底子是灰色的还是黄色的,最后出来的成品都是黄绿相间,虽然仔细看还是能看出一些差别来,但是猛看之下却几乎一样。
随后,在周卫国的命令下,全军对所有的军装都进行了染色。
而相比于制作新的军装,对现有的军装进行修补和重新染色的速度要快得多,截止3月30日前,177师左右的军装都重新上色完毕。
看着眼前清一色的迷彩军人,周卫国心里颇为得意,这可是中国战场上第一支迷彩军装部队!
世界上最早使用的伪装性颜色军服的是英国军队,1864年12月,英军大尉哈里·巴纳特·拉姆斯汀在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区组织非正规军“英国陆军侦察队”。
在制做侦察队军服时,拉姆斯汀针对当地黄土地裸露多,风沙大的特点,为了侦察时便于伪装,选定了土黄色军服。在后来的作战行动中,这种军服起到了较好的伪装效果。
而现代各国使用的迷彩军装却是源于苏格兰猎鸟人伪装服,被称为“吉利服”。这原本是一种由猎户使用的伪装用具,相传为猎手吉利所发明,主要用在隐身于丛林中,麻痹鸟儿以实施猎杀。最初的吉利服就是一件装饰着许多绳索和布条的外套,在植被茂密的环境中隐蔽效果很好,即使警觉敏锐的鸟儿也难以发现。
迷彩服是是由绿、黄、茶、黑等颜色组成不规则图案的一种新式保护色,不仅能迷惑敌人的目力侦察,使士兵形体能融汇于藏身之处。迷彩服在战场上的广泛应用,极大地增强了部队行动的隐蔽性,减少了人员伤亡。
比如说1899年英军入侵南非,与当地的荷兰人后裔布“布尔人”进行持续3年的“英布战争”。
布尔人兵力少,英军人多,双方兵力对比约为1 :5。但布尔人发现,英军穿红色军服,在南非的森林和热带草原的绿色中格外醒目,极易暴露。布尔人从中受到启发,立即将自己的服装和枪炮改为草绿色,便于在密草丛林中隐藏。
布尔人常常神不知鬼不靠近英军,突然发动袭击,打得英军措手不及,而英军想打却难以发现目标。这场战争虽然最终是英军取得了胜利,但英军伤亡达9万多人远远超过了布尔人军队的伤亡人数。
这场战争使欧洲各国认识到在现代战场上人员伪装的重要性,纷纷装鲜艳的军服颜色改为绿色或黄色,以达到隐蔽的目的。
但这仅限于欧洲,中国战场上还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件迷彩服,却不曾想周卫国为了统一所属部队的服装,七弄八弄之下竟然弄出了迷彩服。
想到一万四千多名穿着重新染色过的迷彩军装出现在抗日战场上,然后痛揍小鬼子,周卫国就是一阵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