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奸商才不怕呢!(2 / 2)

抢救大明朝 大罗罗 4218 字 2020-01-03

多尔衮的目光转向北方,想要保护好十旗子弟(包括两绿旗)的退路的时候,大明这边则忙着南下吃饭——金瓯军、静海军的地盘不小,虽然不太肥,但也是极其湿润的大平原,开发好了,每年运个上千万石大米回家都不是问题。

以亩产三石计算,上千万石不过就是三四百万亩罢了。

光是在静海军的地盘上,现在撂荒的耕地(原本属于占人)就不下一百五十万亩了!

而复耕可比新开辟耕地容易太多了......所以在真正懂种田的姚大桥和叶家鑫看来,静海军就是个发财的宝地!

上海十六铺码头之外。

此时正是一片喧闹纷乱的场面,码头上面人山人海的,有些是排队等着上船的,有些则是来送别亲人的。

准备出海的是三艘载重五六千石的鸟船,属于一个徽州帮小船行——现在大明东南海上出现了六个海商集团,最大的当然是以郑家为首的闽南帮,紧随其后的是沈廷扬的沈家为首的海沙帮,这两帮海商都是半官半民,势力很大,不过也无法垄断海贸。除了他们,还有徽州帮、宁波帮、广府帮和客家帮等四个海商帮派。

之所以要结成帮派,则是为了抱团取暖。

海上是没有王法的地方,哪怕有郑芝龙和沈廷扬建立的南北洋秩序,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安全。

况且,现在的大明海商越跑越远,已经把生意做到中国近海以外去了。在那里,郑、沈两家的影响力没有那么大。所以其他海商就依着各自的籍贯组成了四大帮派。

来自湖北的大奸商,在藩债风波中输得只剩下半条街的姚大桥,因为和几个大徽商有生意上的往来,所以就在他们的推荐下选了这条属于徽帮的中型鸟船。

“姚老板,放心吧,我这条船再保险不过了,再大的浪也打不翻的,而且船上还装了6门3磅炮,还是3条鸟船一起走,不怕海盗的......”

正拍着胸脯向姚大桥保证的就是个徽州船头,姓王,据说是当年横行中日沿海的五峰船主王直的族人,今年三十多岁,跑了足足十五年的海,晒得跟个非洲人似的。

姚大桥还有点身家,所以包了一层甲板,不仅要运人,而且还要运货物,运牲口。

他可是做老生意的奸商,知道下重注之前应该进行调查——上回炒藩债的时候就心太急,没好好调查,所以才亏得只剩下半条街。

但是这次他吸取教训了,没有第一时间就杀向金瓯军,而是派叶家鑫先去——去一趟可不便宜,光是船费就上百两!如果没有本钱,借了高利贷买票上船,去了金瓯军、静海军也是当苦力的命......

而叶家鑫这一趟没有白跑,摸清了金瓯军、静海军的情况。知道金瓯军去不得,得去静海军——金瓯军都是无边无际的树林,要开发可不容易,除非想砍树卖木头。

静海军那边则有大片撂荒的水田,懂行的都知道,撂荒不久的农田复耕起来并不困难。

另外,静海军那边很难卖到牲口和农具——占人和安南人的农业都不大先进,缺乏优质的农具,水牛的数量也少。要真有个几百上千亩土地,没有牛,没有好的农具,压根种不了。

所以姚大桥豁出本钱包了层甲板,买了30头水牛(有公有母)和大量的“沈钢”农具(不是沈阳钢铁,是沈家钢铁),一起运去静海军。

除了水牛和农具,姚大桥还买了一些蕃薯和芋头带着上路——种地是有风险的,所以不能只种一个品种,得多种几样,这才能确保不会殖民殖成饿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