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有田无税?什么是有税无田?”
定王赵桓听得有些糊涂,因而开口询问了。
宋朝的税收办法比较特殊,不是一刀切,而是户分五等,层层累进。财产越多,需要缴纳的税赋也就越高……理论上是这样的,可在实际操作中绝不是如此。豪门大户在购买土地的时候,往往用“白契”,而不去官府过户。这样就会出现田户过户而税收不过户的情况。
不过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毕竟田还在册上,税也有地方去收。富户可以把田税转嫁,但是贫户一旦无法承受,地方税吏还是要寻上买田富户的。所以隐没田产的情况,就开始出现了。
隐没田产就是田消失了,没有了,自然就不交税了。
根据宋朝官方记录的垦田数量,在真宗朝时,全国有近5.25亿亩田土。但是到了仁宗朝,竟然一下子下降到了2.28亿亩……减少了将近3亿亩!简直匪夷所思!
后来的熙宁变法,其实也和大规模的隐田漏税有关。在王安石的主持下,大宋朝廷大搞《方田均税法》,仅在北方五路就查出近1.3亿亩的隐田。而全国的垦田也恢复到了4.6亿亩左右。
从2.28亿亩增加到4.6亿亩看着是不少,几乎翻了一倍,比真宗朝时期的5.25亿亩也少不了太多了。可是这个增数是把熙宁开边、荆湖开垦和大量群牧监牧场转为耕地所得到的垦田都计算进去了。所以距离真实的垦田数量依旧有较大的差距。如果考虑到建中靖国以来国家领土的扩张,即使在不计算凉国、交趾国土地的情况下,大宋全国真实的垦田数目怎么都不会少于6.6亿亩!
也就是说,起码有两亿亩垦田被豪强地主隐没!
如果能将其中的六成挖出来,就能有1.2亿亩,即便再打一个对折,有6000万亩,也足够解决军户授田问题了。
“原来如此……”赵桓听完何栗的解释,终于明白了“有田无税和有税无田”是怎么回事,他又问蔡京等人道,“何卿所言属实否?”
蔡京道:“何栗所言,基本属实……”
这个不能否认啊,方田均税法是王安石推动的,蔡京自己都参与其中,怎么能说没有?
赵桓点点头:“依何卿所见,应该恢复方田均税之法,将民间的隐田都查出来,以增加国家税收吗?”
“查是应该查的,不过增税倒未必。”
“不增税?”赵桓问,“查它做甚?”
“大王,增税又有何用?朝廷现在可是丰亨豫大啊!”
“这个不是说富国强兵吗?”赵桓道,“钱多了,兵自然强了。”
“大王,”何栗道,“臣不同意富国强兵之说。”
“哦?为何?”
“臣敢问殿下,如今天下兵马至强者是大宋、周国,还是金国?”
赵桓看着童贯。童贯答道:“禀殿下,周国兵马最盛,金国次之,大宋更次之。”
“那么税赋呢?是大宋多,还是周国、金国比较多?”
赵桓道:“自是大宋多了!我朝财力十倍于周,数十倍于金啊!”
其实宋朝和周国的财力相差没有那么大,宋朝现在年入一亿左右。而周国的年入也有一千多万,最多也就是六七倍的差距。
何栗问:“既然我朝的财富比周国多十倍,为何兵马不如周国强大?以十倍之财,都养不出可以打败周国的兵马,难道用十一倍、十二倍之财就能养成了?臣以为是不可能的,这富国和强兵,并不是一定的!”
“富国和强兵并不是一定的……”赵桓自言自语,“却有其理,若是国富必兵强,国穷必兵弱,我朝何惧周国、金国呢?何卿,依你之见,如何才可强我大宋之兵呢?”
这位少年亲王,未来的大宋官家,现在已经有点被何状元的大才所折服的意思了!
崇政殿中的几个宰执都是何等精明的老狐狸?看到赵桓的表情,听到这位定王殿下的语气,都已经心中有数了。
既然大宋储君看得中何栗,那么大家伙儿也乐见他自己往坑里跳……
何栗道:“臣以为周国的强兵之法足可以借鉴。”
“周国的强兵之法是……”
“抑制兼并,授田养兵。”何栗道,“此法就是由隋唐府兵之法改良而来,名为改新,实为复古。”
赵桓点点头,“此法在我大宋可行否?”
“可行,但不易行。”何栗说,“西军、朔方军、灵州军皆有授田府兵和骑士,西军、朔方军、灵州军既然可行,其余各军如何把不可?只是中原人多地狭,没有足够的田土可授。唯有实行括田,发隐田数千万亩以授将士。授田若成,数十万精兵唾手可得!”
听得这话,对西军、朔方军、灵州军情况非常了解的童贯,只得在心中长叹一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