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8章 帝国雄心(1 / 2)

三国小霸王 庄不周 4931 字 8个月前

大典结束之后,孙策邀请公卿大臣和百姓代表登上皇城城墙。

出了大殿,登上东侧的城墙,放眼看去,首先映入众人眼帘的是建业城的东南端,尤其是蜿蜒如带的秦淮水。在两岸肆招酒幡的掩映下,一座座或高大气派,或精致小巧的楼阁屋脊相连,直到远处融为一体,黑『色』的屋顶,雪白的墙,在燃烧青竹发出的白『色』烟气中若隐若现,飘缈如仙境。

离秦淮水稍远的地方,房屋相对稀疏一些,不少地方还能看到山林,虽然山不算高,林也不算大,东一片,西一片,点缀其间,看似没什么章法,却别致可爱,宛如一副布局得当的山水画,美不胜收。

来到建业城,不少人都近距离见识过建业城的繁华,富庶自然富庶,多少却有些俗气,尤其是对读书人来说。满眼的店肆固然热闹,终究不聒噪了些。如今看到这副美景,这才发现了建业城的另一面,不禁赞不绝口,油然而生要在建业多住几天的向往。

许劭在建业城住的时间不短,以他的名声,自然是天天有人来请,秦淮两岸大户人家的宅院园林他几乎都去游览过,此时倒不至于『露』怯。反倒是转过头看,看到后宫里数得过来的宫殿时,他吃惊不小。

作为皇宫,太初宫未免太『逼』仄了些。

石头城原本只是一个军事要塞,孙策在此建都时还处于战时,既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来大兴土木,也没有兴趣,规模很有限。后宫不过十几座宫殿,前朝除了几座必不可少的大殿之后,就是公卿们的公廨。

许劭悄悄的数了一下,后宫称得上一定规模的殿宇只有十二座,成曲字型排列,紧临后宫宫门,与前朝正殿相呼应的三座殿相对宏伟些,其他九座大殿规模都不大,甚至不如许劭看过的很多重臣的家宅。

许劭暗自和自家的宅第比较了一下,觉得相差不远。由此看来,孙策的生活远远谈不上豪奢,即使作为吴王,他也称得上节俭。

许劭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心情复杂。

“子将,何以感慨如斯?”荀彧从一旁走了过来,听到许劭叹息,问了一句。

许劭回头见是荀彧,又看附近没有其他人,抬了抬下巴,示意荀彧看后宫的布局。“都说吴……帝有钱,没曾想他的后宫如此局促。”

“正因为后宫局促,陛下才会有钱啊。”荀彧倒是很坦然。虽然他也是第一次看到后宫全景,却知道孙策不是嘴上说要节俭,而是真的精打细算。他听郭嘉说过,虞翻几次提议扩建太初宫,都被孙策否决了。

“后宫只有十二殿,看来十二夫人的古制真要重现了。”

荀彧点点头,虽然没说什么,眼中却『露』出难以言表的憧憬。他在宫里为官多年,深知后宫的开销有多么惊人,哪怕是一名普通的宫女,开支也比一个战士多,有品阶的美人、贵人就更不用说了。孝桓帝时后宫过万人,开支比在京官员的官俸还要高,以至于官俸都不能及时支付,一拖就是半年。

孙策能主动控制后宫规模,而且控制到连皇后只有十二人之内,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做不到的。如果他能将这个规矩坚持下去,没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

礼的最高境界是克己。

见荀彧不语,许劭转头看看荀彧,见他眼神异样,不禁一笑。他想说些什么,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正思忖着如何换个话题,前面传来一阵惊呼声。许劭和荀彧都吃了一惊,交换了一个眼神,连忙向前赶去,刚刚走出百余步,转到城角,眼前的景象便让他们睁大了眼睛。

玄武湖上,以脚下的皇城为中心,一个由三道圆弧组成的巨大图案展现在眼前。

紧临着皇城的是三艘高大的双体楼船,即使站在皇城上,也能感觉到这三艘楼船的体量之大,简直就是能移动的楼阁,桅杆几乎与皇城相齐,桅杆上挂着天子将旗,一头浴火而生的凤凰。微风拂动战旗,凤凰展翅欲飞,昂首欲鸣,火焰也跟着摇曳,仿佛活了一般。

围绕着三艘双体楼船,又有十艘楼船,分成左右两列,护卫着中间的楼船。十艘楼船上都挂了绣有巨鲨的战旗,这是大吴水师的标志。又有南海水师的铃铛战旗和东海水师的巨鲸战旗。巨鲸也就罢了,铃铛上绘了怪脸,增加了几条缨络,猛一看,更像是挥舞着触手的怪物,透着一股暴戾和杀气。

铃铛是安东大都护甘宁的标志。这个锦**,如今成了大吴的安东大都护,依然不舍本『色』。

南海水师和东海水师的楼船之外,则是数百艘巨大的商船围成的半圆。每一艘船上都有两面旗,一面旗上大书“奉旨承办登基大飨”个大字,一面旗上画着各家商号的标志。船上装饰不如战船那般统一,却各有特点,看起来是各家都拿出了最漂亮的船,借此机会展示自己的实力。

原来这是登基大飨晚宴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