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心在滴血下(1 / 1)

船舱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刘毅可以很清楚的看见,皇太极的脸色阴沉的可怕,可是在阴沉的表情下,脸颊又隐隐泛着红色,刘毅知道,皇太极表面上看起来波澜不惊的样子,实际上内心已经是气血翻腾,若不是现在大家坐在谈判桌前,恐怕皇太极就要拔剑砍人了。“刘将军,朕想,你应该知道五千万两白银意味着什么?”皇太极强压住内心的情绪,用尽量平稳的声音对刘毅说道。刘毅点点头道:“本督当然知道。”皇太极接话道:“明廷一年的辽饷不过千万两,五千万两白银意味着五年的辽饷,据朕所知,你们一年的朝廷财政总收入鼎盛时期也不过两三千万两,刘将军,你这个分明是天文数字啊。”刘毅笑笑道:“本督当然明白这是个天文数字,但是你知道,新军花费巨大,如果本督不想办法弄银子,新军如何能维持呢?”

皇太极哈哈笑道:“刘将军,恕朕直言,你这是把朕当傻子吗?用大清国的钱来养你们新军,让你们新军坐大,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刘毅摇摇头道:“本督看,你还是没明白形势,成王败寇,你已经输了,就算你想鱼死网破,你的损失也远远大于新军,花钱保命的道理你不懂?我看五千万两对你们来说也不算太大的数字,你们这次在几个方向上收获甚巨,我想五千万两白银还是不难的。我给你算算,你大清国满蒙汉高丽所有民众加起来约有四五百万,一个人贡献十两银子就行了。”皇太极的脸颊不自然的抽搐着,刘毅说的轻松,他大清国治下人口若是粗略计算大约是有这么多,可是这些人口当中很多都是以联盟的形式存在,比如蒙古各部,虽然是大清的附庸,但是你若是真要蒙古每个人拿出十两银子,怨声载道就是最好的局面了,甚至有的部落直接反水都说不定。而且这次的缴获有相当一大部分都是物品,不是银两。刘毅要五千万两,岂不是要将粮食牲畜全部抵押,那这个冬天怎么办,大清国上下喝西北风吗?

刘毅仿佛看穿了皇太极的心思,“你是在担心若是这些物资全部给了我们,那么这个冬天怎么过是吧,你放心,本督不是那种绝情之人,不会出绝户计,这样吧,我给你一个方案,除了刚才的人口释放之外,粮食物资我可以不要。”“哦?”皇太极精神一振,刘毅竟然这么大方,粮食牲畜什么的不要了?不过旋即他的表情又暗淡下来,刘毅这个混蛋,绝对不会干赔本的买卖,他肯定还有后半句。果然,刘毅说道:“先别急着高兴,粮食物资不要,但是你大清国的金银要全部给我,我是指全部,不管是你四处征战缴获的,还是皇宫大内的,还是民间的银子我都要,相信你至少能给我弄个几千万两出来,不够的部分用战马冲抵,你们和蒙古各部不是盛产马匹吗?我也不让你们吃亏,按照大明市价,品相不错的马基本上三十两一匹,你给我十万匹,不管是战马还是驮马我都以三十两的价格收入,十万匹就是三百万两,另外再给我盐场的盐,你有多少我要多少,怎么样,这个买卖划算吧。”

皇太极天旋地转,太黑了,刘毅的心实在是太黑了,十万匹马,就算是他们盛产马匹,这也是个天文数字啊,要知道十万匹马至少可以武装三万骑兵和所配备的辎重火炮队伍。刘毅有了这么多马匹,实力会瞬间暴增,自己这不是养虎为患吗?还有盐,自古以来,盐铁都是官营的重要物资,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所在,刘毅要那么多盐,究竟意欲何为,他是要跳出圈子自己单独玩啊。刘毅道:“或者,本督还可以给你一个方案,你拿两千万两现银,折合一千万两的战马和盐,剩下的两千万两本督不要了,不过需要你配合本督做一件事情。”皇太极竖起耳朵道:“愿闻其详。”

刘毅微笑道:“最近南直隶境内正在通用一种会票,名字叫做金圆券。你境内的白银一下子损失了这么多,以物易物将会变成以后交易的主要方式,但是那样太原始了,以后咱们可能还会有很多打交道的机会,不仅仅是你们大清,我们也在将金圆券往全大明推广,如果你能答应让金圆券进入大清国流通,那么这次过后你们老百姓的生活也不受影响,金圆券就可以代替银两使用,我们以后的交易也会更加便捷,另外身上带那么多银子外出的时候也不方便,有了金圆券就方便多了,单此一项,足以免除你们一千万两的战争赔款。”

皇太极愣了愣,这还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刘毅分明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压着皇太极签订不平等的谈判条款,可是皇太极怎么也没想到刘毅会如此发善心,只要让那个什么金圆券在大清国境内流通就可以抵消两千万两?虽然金圆券长什么样子皇太极没有见过,但是会票他是知道的,大清国境内也不是没有会票,本来这就是从宋代开始流行的玩意,有了会票之后,商人出门交易就不需要带那么多现金,这样既安全又方便,所以大清国境内的柜坊也能用会票。那也就是说金圆券是南直隶特有的一种会票,这个不难理解,刘毅既然有别样的想法,那么处处标新立异跟大明朝廷对着干是正常的。有时候皇太极都在想,为什么刘毅不能跟自己联合,从刘毅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们两人的目的是相同的,刘毅就是个大反贼,处处不听朝廷的号令,自己的目标也是拿下大明的肥沃土地,要是刘毅愿意,两人一南一北,大不了以长江为界,实在不行淮河,再不济黄河也不是不能考虑,两人将中原土地瓜分瓜分不好吗?可为什么刘毅就是一根筋,处处要跟自己作对呢?

皇太极刚要张嘴答应,转念一想又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刘毅怎么可能大发慈悲干这种利好敌人的事情,这里面分明有着更大的阴谋,但是很可惜,彼时的皇太极怎么能理解后世的经济战。刘毅这么干就跟日后美金一家独大,可以随时掌握大部分国家的经济命门是一个道理,金圆券在有银两作为支撑的情况下可以当银子使用,一旦打经济战,通货膨胀一起,金圆券就是废纸。后世一些非洲国家动不动发行几十个亿面值的货币,却只能买一卷卫生纸,就是经济战的威力。刘毅就是要利用这个时代和后世的信息差,在大明末年打一场看不见硝烟的经济战,利用此次谈判的机会,不仅要让金圆券在大清国境内流通,更要让皇太极做出大的让步。皇太极将谈判地点放在船上,其实是断了自己的退路,他没法回去跟幕僚商量,刘毅也不会给他这个机会,他就是要抓住皇太极速战速决的心理,逼着皇太极做决定。

皇太极没有立刻答应刘毅,而是问道:“那么还有一千万两怎么办呢?”刘毅淡淡道:“这个最简单了,开放通商口岸,允许我新军治下跟大清国进行大规模贸易。本督以为,这个决定应该是你们想要的吧。”皇太极又是一愣,大明一直实行海禁,边境贸易也是走走停停,闭关锁国是大明中后期的国策,现在的边境贸易基本上都是边军或者边境商人的走私行动,譬如八大家之类的,上不得台面,只能在暗地里操作。刘毅一上来就要将事情摆在明面上,而且听他的意思是要让新军跟大清国单独贸易,避开大明,他究竟要干嘛。对于通商的事情,皇太极久习汉学,当然明白其中的一些关节。千百年以来,但凡是开放边境贸易,基本上吃亏的都是关外的国家部落,中原物产富饶什么都有,而关外是苦寒之地,缺医少药,一旦开放贸易,基本上两边就是不对等的贸易关系,往往在中原便宜的盐铁茶砖,到了草原上要用上好的皮毛,甚至是战马去换,完全不等价。虽然此时的皇太极还不知道商品倾销的概念,但是他能感觉到,刘毅这一招分明是不怀好意。

“怎么样,给个痛快话,你也是一国之主了,都是能做决定的人,做事就不要婆婆妈妈了。本督免去你的现银,已经是做了最大让步,你若是答应,咱们现在就可以签订谈判协议。”刘毅催促道。皇太极头上渗出了黄豆大的汗珠,可以看得出他的脑海中正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不用现银固然是好,可是刘毅的这些条件背后有着巨大的阴谋,就像是延时开花弹一般,现在看不出来,日后定有隐患,皇太极颇有些举棋不定。